《接》的组词大全100个

接三换九、 接三连四、 接不上茬、 接丝鞭、 接二连三、 接亲、 接仗、 接任、 接会、 接伴、 接伴使、 接余、 接刃、 接力、 接力棒、 接力赛跑、 接受、 接口、 接合、 接吻、 接吻拥抱、 接响、 接唱、 接地电阻、 接境、 接墒、 接壤、 接头儿、 接对、 接屋、 接履、 接席、 接应、 接引、 接待、 接待员、 接待室、 接待站、 接战、 接排、 接援、 接收、 接景摄影、 接替、 接柜、 接榫、 接武、 接毂、 接洽、 接济、 接淅、 接灶、 接煞、 接物、 接物镜、 接班、 接班人、 接生、 接生婆、 接界、 接盘、 接目镜、 接碴、 接离、 接种、 接穗、 接站、 接笋、 接管、 接篱、 接絶、 接纳、 接线员、 接绍香烟、 接给、 接续、 接续香烟、 接缝、 接羔、 接翅、 接翮、 接翼、 接耳交头、 接联、 接脚、 接脚壻、 接脚夫、 接腔、 接膝、 接舆、 接茬、 接茬儿、 接茶、 接获、 接袂成帷、 接要、 接触、 接触电势差、 接触电压、 接触电阻、 接詥、 接警、 接论、 接贵攀高、 接踵、 接踵比肩、 接踵而来、 接踵而至、 接轸、 接近、 接连不断、 接迹、 接遇、 接邻、 接长不短、 接闻、 接风、 接风洗尘、 接驾、 接骨眼、 接龙

一接如旧、 上气不接下气、 东手接来西手去、 交头接耳、 今接舆、 传宗接代、 保护接地、 兵不接刃、 再接再厉、 再接再砺、 冒名接脚、 君子之接如水、 外接圆、 嫁接苗、 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间接投资、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 待人接物、 慎于接物、 推诚接物、 搀话接舌、 搭接片、 携手接武、 摩肩接毂、 摩肩接踵、 攀高接贵、 敬上接下、 架肩接踵、 比肩接踵、 比肩接迹、 水光接天、 汗流接踵、 混合泳接力、 添枝接叶、 片接寸附、 狂接舆、 电视接收机、 白接篱、 直接了当、 直接任意球、 直接存取存储器、 直接宾语、 直接推理、 直接标价、 直接融资、 直接证明、 直接选举、 短兵接战、 移根接叶、 移花接木、 自由泳接力、 袂接肩摩、 角膜接触镜、 踵接肩摩、 连一接二、 连三接二、 连三接五、 连三接四、 连墙接栋、 连接号、 连昏接晨、 连昬接晨、 连朝接夕、 连甍接栋、 连畴接陇、 连舆接席、 闲接推理、 闲接税、 闲接经验、 闲接肥料、 闲接选举、 间接(jiàn-)、 间接任意球、 间接任意球(间jiàn)、 间接推理、 间接推理、 间接推理(间jiàn)、 间接标价(间jiàn)、 间接税、 间接经验、 间接融资(间jiàn)、 间接证明(间jiàn)、 间接选举、 间接选举(间jiàn)、 预防接种、 驾肩接武、 驾肩接迹、 骈肩接迹、 鸣谦接下、 鸾隼不接翼

三接、 两接、 交接、 亲接、 仍接、 依接、 候接、 倾接、 傍接、 关接、 兵刃相接、 兵连祸接、 剪接、 勾接、 博接、 反接、 后手不接、 周接、 垂接、 媾接、 嫁接、 宠接、 容接、 宾接、 密接、 对接、 应接、 延接、 引接、 形接、 影接、 待接、 恩接、 扶接、 承接、 抚接、 拊接、 招接、 拼接、 捻接、 援接、 搭接、 携接、 攀接、 收接、 救接、 昼接、 昼日三接、 晋接、 晩接、 枝接、 栽接、 梯接、 沾接、 焊接、 熔接、 燕接、 犬牙相接、 电弧焊接、 白接、 目不暇接、 直接、 相接、 盼接、 眷接、 短兵接、 短兵相接、 短接、 礼接、 私接、 穿接、 端接、 绞接、 绥接、 绷接、 缀接、 聘接、 肩摩毂接、 肩摩袂接、 肩摩踵接、 胶接、 舳舻相接、 芽接、 补接、 衽接、 觐接、 詶接、 访接、 诱接、 诲接、 赏接、 赴接、 趾踵相接、 踵接、 踵武相接、 踵足相接、 踵趾相接、 踵迹相接、 軿接、 輟接、 过接、 迎接、 连接、 追接、 逆接、 逊接、 通接、 逢接、 逼接、 邀接、 邻接、 酬接、 铆接、 铰接、 链接、 锻接、 镶接、 问接、 闲接、 间接、 降接、 陪接、 青黄不接、 青黄未接、 顺接、 顾接、 风马不接、 骈接、 高接、 髡接、 鳞接、 黏接

接的拼音:jiē、jié,阴平调,声母为j,韵母为iē。

接的繁体字:接 (为本体字即无繁体字)。

接的部首:扌部。

接的笔画:11画;接字繁体字多少画:11画;接字康熙字典多少画:12画。

接的笔顺:接的笔画顺序为一一一ノ一ノノ一フノ一一丨一丶一丶ノ一フノ一,书写为横、横、横、撇、横、撇、撇、横、横撇、撇、横、横、竖、横、点、横、点、撇、横、横撇、撇、横。

接字五行属什么:属火;与接字相同五行属火的起名用字有:晓、丽、明、志、玲等五行属火的字。

接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用字频率为1858人次

接字取名的寓意:寓指热情、有耐心、不断努力之意。

接字取名的寓意和象征:像征为意乐于助人、勇往直前、孜孜不倦之意。

接字取名的含义:接字含义为接力、接近、接受、继续之义。

好听的带接的名字:

昱接、 冠接、 接篱、 丰接、 中接、 卡接、 串接、 临接

接拼音 jié    jiē    接部首 扌 接笔画 11 注音 ㄐㄧㄝˊ    ㄐㄧㄝ    繁体字 接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横竖横捺横捺撇横折撇横 接的意思、基本信息 接五笔86:RUVG 接五笔98:RUVG 五行:火 UniCode:U+63A5 四角号码:50044 仓颉:QYTV GBK编码:BDD3 规范汉字:2185 接的解释


jiē  ㄐㄧㄝˉ
◎ 连成一体:接合。接骨。接壤。衔接。
◎ 继续,连续:接力。接替。接班。接二连三。再接再厉。
◎ 靠近,挨上:接近。邻接。接吻。
◎ 承受,收取:接受。接收。接纳。接管。
◎ 迎:接风。接生。接待。
◎ 姓。

反义词

英文翻译


meet

接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jiē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2) 交合;会合 [join;assemble;converge;bring together;meet]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3) 迎接 [meet face to face;move towards]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4)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三(人死后三日举行的迎接魂魄归来的仪式);接煞(为接死人灵魂回家而举行的仪式)
(5) 接见;接待 [meet;entertain]
接遇宾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尽礼相接。——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接伴(接待外国使臣);接待使(陪同官员;担任迎接、陪伴来宾使命的人);接遇(接待);接对(接待应对)
(7) 靠近;接触 [touch]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宾立接西塾。——《仪礼·聘礼》
(8) 又如:接物(与外物接触;与人交往);接膝(膝盖相接。指彼此对坐靠得很近);接仗(交战,打仗);接席(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接翅(翅膀碰着翅膀。形容禽鸟多)
(9) 连续;继续 [continue]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楚辞·九章·哀郢》
圣人食足以接气。——《淮南子·精神》
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战国策·秦策五》
(10) 又如:接响(接连不断的声响);接轸(车辆相连而行。比喻靠近);接脚(一个跟着一个,紧接在后;接替;接脚夫,接脚婿。妇女丈夫死后再招的后夫);接偈(接诵偈语)
(11) 连接 [connect]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首尾相接。
(12) 又如:接武(前后足迹相连接。形容步子很小);接境(地界相连,交界);接衫(上下用两种颜色的料子拼接起来的长衫)
(13) 承接,收受 [recept]
汉兴,接 秦之敝。——《史记·平准书》
(14) 又如:接茶(女方允婚,接受男方聘礼);接丝鞭(女方招亲时,送给男方丝鞭,男方接丝就表示同意);接凑(能够接续)
(15) 嫁接 [graft]。如:接头(供嫁接用的植物顶梢)
(16) 托,手掌向上承受 [catch]。如:接球;我往下扔,他在下面接着
(17) 缚 [tie;bind]
武士反接之。——《史记》
词性变化
jiē 
〈词性:名〉
(1) 交往,交情 [association;friendship;friendly relations]
君子之接如水。——《礼记·表记》
(2) 姓
(3) 另见 jié
基本词义
jié
〈词性:形〉
(1) 通“捷”。迅速,敏捷 [quick;agile;prompt]
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荀子·大略》
(2) 另见 jiē 

接的汉语字典

[①][jiē]
[《廣韻》即葉切,入葉,精。]
(1)会合;交往。
(2)接见;接待。
(3)迎接。
(4)靠近;接触。
(5)引申指交战。
(6)指男女交合。
(7)连续;继续。
(8)连接。
(9)嫁接。
(10)承托;收受。
(11)扶持;持。
(12)达到,遍及。
(13)缚。
(14)迎射;捕捉。
(15)通“輯”。敛,收聚。参见“接履”。
(16)姓。汉有接昕,晋有接礼。见《通志·氏族五》。
[②][jié]
[《集韻》疾葉切,入葉,從。]
通“捷1”。
迅速;敏捷。
[③][chā]
[《集韻》測洽切,入洽,初。]
通“扱1”。
(1)收取;挹取。
(2)插。
[④][shà]
[《集韻》色甲切,入狎,生。]
通“翣1”。
棺饰。

音韵参考

[广 韵]:即葉切,入29葉,jie,咸開三入鹽A精
[平水韵]:入声十六叶
[唐 音]:*tzi?p
[国 语]:jiē
[粤 语]:zip3
[闽南语]:chiap4

接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中】【手字部】 接;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439第04(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
【唐韻】子葉切【集韻】【韻會】【正韻】卽涉切,?音楫。【說文】交也。【廣韻】合也,會也。【易·蒙卦】子克家,剛柔接也。【疏】陽居卦內,接待羣隂。又【晉卦】晝日三接。【禮·表記】君子之接如水。【疏】如兩水相交,尋合而已。 又持也,受也,承也。【禮·曲禮】接下承弣。【註】接客手下也。【史記·平準書】漢興,接秦之弊。 又【增韻】接續也,連也。【禮·曲禮】堂上接武。【註】武,迹也。迹相接,謂每移足半躡之。【前漢·西域傳】烏秅國民接手飮。【註】自高山下谿㵎中飮水,故接連其手。 又近也。【儀禮·聘禮】賓立接西塾。 又捷也。【禮·曾子問】接祭而已矣。【疏】接,捷速也。速而祭之。 又反接,謂反縛兩手也。【前漢·?平傳】樊噲受詔卽反接。 又姓。【史記·孟子荀卿傳】接子,齊人,學黃老道德之術。【集韻】或作擑。 又【集韻】【韻會】【正韻】?疾葉切,音捷。【禮·內則】國君世子生,接以太牢。【註】接讀爲捷,勝也。謂食其母,使補虛强氣也。又【荀子·大略篇】先事慮事謂之接。【註】接讀爲捷,速也。 又測洽切,音鍤。與扱同。【周禮·地官·廩人】大祭祀,則共其接盛。【註】接讀爲扱。扱以授春人舂之。【疏】頒扱與春人。 又【集韻】色甲切,音霎。與翣同。【周禮·天官·縫人衣翣柳之材註】故書翣作接。 又檄頰切,音協。與挾同。亦持也。 接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